大眾終于醒悟了,不在堅持使用“ID”系列命名電動汽車,改為使用傳統(tǒng)命名方式。不知道啥緣故,外資品牌的電動汽車都有奇奇怪怪的命名,如豐田bZ4X,大眾ID.4 CROZZ,本田e:NP2等等,被國內(nèi)網(wǎng)友稱之為驗證碼車型。別說記住了,很多人看到這款車,能正確的讀出來都有一定難度。反觀國內(nèi)新能源汽車,命名就很接地氣兒。理想L7,問界M7,小米SU7,零跑C10等等,朗朗上口,很容易記住。品牌名稱的作用絕對不是玩情調(diào),而是能讓人聽一次,看一眼就能記住。已經(jīng)有外資品牌開始糾錯了,日產(chǎn)N7就是很好的示范,24個英文字母,使用字母+數(shù)字的方式來命名最簡單,容易記住。大眾已經(jīng)...